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被多次提及。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 “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
从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到近日国务院印发的“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可以说,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如何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水平?多名人大代表为此支招。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了70%。但是毕业的学生即使有技能也不一定能顺利上岗。
今年2月,教育部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
湖南省人大代表罗承林指出,要想真正实现产教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出力。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订单”,并和学校一起联合培养人才;政府要制定科学标准,建立评价机制,督促和规范合作行为。因为产教融合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某项技术可能在教学的两三年内就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让学生掌握为社会所需要的一技之长。
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建议,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集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资源为一体,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对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将相关结果列入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素质养成、技能训练于一体,才能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可以说,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达内教育集团一直积极助力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截止2018年3月,达内教育集团与全国323所高职高专院校合作开展办学。
达内教育集团站在产业体系和职业教育的角度,依托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改革,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引进国际知名的企业资源,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训特点,帮助高校在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工程实践、学生就业等方面建立起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达内集团已经成为千余所中国大学指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通过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特色班、就业实训等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大学生高品质就业。
达内与国家级示范性高职—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达内软件技术学院
达内与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达内信息学院
达内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达内创新学院
达内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特色班
达内与广东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实训合作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达内智慧教室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达内数字艺术学院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达内教育集团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精神,为继续打造有实力、有信誉、有保障、有口碑的职业教育奉献达内力量,助力高职高专院校为产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技能、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