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00万美金注资达内 10万大学生将从中获益

2011年09月28日15:14

国庆临近,专注于大学生就业培训的达内IT培训集团宣布引入美国高盛集团注资。

中国IT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IT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催生了(IT培训行业,2008年IT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成为整个教育领域里面的关注焦点。然而,金融危机后,一些经营不善的IT培训机构陆续淡出市场, IT培训行业似乎进入了低潮期。此次达内成功获得世界顶级投行的垂青无疑为IT培训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机会似乎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幸运似乎总是降临在达内。

一个敏锐地发现,催生了达内

达内公司由软件工程师出生的韩少云创办。谈到公司的诞生,不得不从韩少云的工作经历谈起。韩少云大学学的专业就是计算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在目前中国前10大软件公司——亚信一干就是7年。从一个普通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软件事业部的技术总监。工作中,韩招聘面试了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他感觉中国的大学生的潜质都还是不错的,但就是在大学里没有机会学习到,但是IT企业又急需的基于Unix平台和Oracle数据库的中高端软件开发技术。一个偶然的机会,韩技术移民到了加拿大,看到那里有一些培训机构,专门培训高端软件技术。于是,韩有意在中国创建培训机构。2002年,中国的培训机构主要是以照搬印度模式的,针对高中生的所谓的“软件蓝领”的培训。这个现象让韩少云立刻发现了商机:那就是面向大学生的中高端软件技术培训在中国还是空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韩毅然决然的决定回国创办面向大学生的中高端软件技术培训公司。2002年9月,达内公司诞生了。

一台风扇,吹来了IDG的首轮注资

面向大学生提供基于Unix平台的中高端培训,就需要象韩少云这样具备10年以上软件开发经验的高端讲师。在那个年代,具备同样资历的软件从业者年薪一般都已经高达20万元以上。如何才能请的起这些具备高端讲师资格,又收入不菲的讲师,是让韩少云最头疼的问题。最终还是他在亚信的那段工作经历帮到了他:1995年-2001年在亚信工作的6年中,韩经历了亚信从初创、融资、成长、再融资、发展壮大及最终在美国上市的全过程,于是,他决定要为达内引进风险投资。但是,在2003年,整个教育产业,包括新东方在内,还没有引入风险投资的成功案例。据韩少云介绍当时很多风投都认为培训的准入门槛太低,不能形成竞争壁垒,而且相对“钢筋水泥”的传统经济模式,他们更喜欢“鼠标+水泥”的新兴网络经济。“当时确实吃了很多闭门羹”,韩少云说“但是我相信一定能够找到那个认同达内商业模式的投资机构”。他一边经营,一边在忙着寻找着那个认同他的贵人。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IDG的李建光到达内公司考察时,他决定投资达内。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投资达内时,他说,“当我去达内参观时,我发现公司仅有的一台空调是安装在教室里给学生用的,而韩少云和他同事的办公室缺在吹着风扇。我觉得这种将客户利益和关怀放在第一的公司正是我们要投资的公司。”

后者至关重要。这是因为,2011年,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遭遇到空前的信任危机。

有了IDG的投资,达内公司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们高薪聘请企业里具备和韩相同背景的资深软件工程师担当达内的讲师。不到一年时间,达内公司就打造出了一批来自IBM、惠普、Sun、华为、用友等知名公司的精英讲师团队。有了高质量的讲师团队,达内研发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学员。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当时的达内还是为人知之甚少的新品牌,但达内的优良的口碑,几乎让达内很快成名。达内培训的学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接下来的几年,达内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连续四年荣获“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区500强”。

颠覆传统,独创“培训就业后付费”模式

虽然达内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公司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如何吸引更多的学员参加学习,如何让公司的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是摆在公司发展面前的新挑战。经过调研,韩少云发现,有意愿参加培训的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有一多半是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对他们来讲, 13800元的培训费用无疑是天文数字。

如何让这些付不起培训费,却又能让那些怀揣着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梦想的贫困大学生也能公平的接受到培训。韩少云想到了一个颠覆教育培训行业的大胆举动,就是先培训,就业后有了工作再付费的模式。于是,2005年11月,达内公司将这种模式付诸实施。这种模式果然凑效,那些本不具备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也可以参加培训了。于是能够参加达内公司的学员也就成倍增加了。在接下来的几年,达内公司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的培训学员在2008年突破了万人,业务收入也突破了亿元大关。

完成第二轮融资,启动“暖冬工程”

然而,“培训后付费”模式虽然让学员和公司都能获益,但随之而来的应收款问题,使得达内公司不得不将这种模式的开放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依照目前公司的势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可能享受不到这种模式。那么,如何让更多的学员能够享受这种模式,又能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于是韩少云又想到了国际资本。他于2008年年初启动新一轮规模更大的融资。因为达内的发展及行业地位使得达内二轮融资相对要顺利很多。很快达内便从日本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JAFCO获得了投资,IDG闻风也参与其中,继续支持公司的发展。

有了第二笔融资,达内将“培训后付款”的受众群体扩大了数倍,并启动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暖冬工程”:大学生参加达内的IT就业培训只需交一定的首付款或不交首付款即可参加价值过万的软件工程师培训。暖冬工程实施至今,累计已有30000多名学生通过此方式完成了培训。

高盛注资,启动“阳光计划”

国庆前夕,正直达内成立9周年之际,达内又迎来了国际投行高盛的注资。据韩少云透露,此轮融资之后公司将启动暖冬工程的升级版——“阳光计划”。该计划将继续通过“培训就业后分期付款模式”,面向中国大学生提供包括人才测评、选拔、培训、就业与创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10万名大学生接受包括3G移动互联网、Java、C++、C#/.Net、PHP、潜入式、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同时,阳光计划还将邀请全国700多所高等院校和17000多家IT企业同时加入,实现大学和企业人才输送的无缝对接。

9年运营的达内,早期培养的学员都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中也不乏创业和即将创业的学员。为了支持IT行业青年创业,“阳光计划”同时将面向已参加工作的达内老学员提供包括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种子资金支持、融资服务等一体化的青年创业助跑服务。初创期的企业,达内将直接提供创业辅导和种子基金;等初具规模时,则可以引荐给IDG和JAFCO投资;中后期则可引荐给高盛去投资。

“阳光计划”能否实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从人才测评、选拔、培训、就业与创业的一站式服务,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