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近日,宜春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等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的教学项目《高位对接、校企协助,地方高校培养优质IT人才的“三同五双四对接”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十六批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层次)。
“三同五双四对接”模式
地处赣西四线城市的宜春学院本着“为学生成才奠基,为学生就业着想”的理念,高端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达内集团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优质IT人才的成功之路,即采用“‘四对接’要求、‘三同’机制和‘五双’操作”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全方位教学改革,简称“三同五双四对接”。
“四对接”:
与高水平企业对接
与高标准技术对接
与高要求教学对接
与高质量就业对接
“三同”:
①学校与企业同为教学主体
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计划共商、人才共育”双主体保障体系。
②校园与基地同为教学主场
企业在学校建立实验室、教学点,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工作基地。
③教师与工程师同为教学主角
“三同”机制实现了校企优质资源的互补与交流,有效解决了地方高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五双”:
① 双教师同堂授课,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及时联系。
理论课,以学校教师讲授为主,企业工程师同堂协助;实践课,以企业工程师讲解为主,学校教师同堂协助。
② 双课堂相互融通,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牢固结合。
校内校外两个课堂,校内课堂以教授知识和技术原理为主,校外课堂以岗位认知、技术训练和工程素养的培养为主,在知识、原理的学习中辅以技术应用,在技术训练、工程素养培养中注重知识运用和原理解释。
③ 双实践有效联动,实现由知道到知会的提升。
校内实践设置了验证性实验与集中实训,校外实践设置了认知实训、岗前实训和顶岗实战。各实践环节有序梯进,有机衔接。
④ 双主体适时互动,实现知识构建与技术应用的紧密结合。
教师与工程师定期探讨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工程师帮助教师知会行业动向与技术,教师帮助工程师提升教学水平。
⑤ 双动力同向驱动,实现学校企业同心协力共育人才。
通过“共同选择实训项目、共同组织赛事、共同开拓就业市场、共同保障教学质量”,将企业发展动力与学校发展动力同向聚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巨大能量。
“三同五双四对接”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高校与行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就业的紧密联系,打通了教育教学链与产业链,形成了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获国际竞赛一二等奖、国家一二等奖、省级一等奖的学生大量涌现,实现了学生“高比例、高对口、高薪资、有发展”的“三高一有”就业目标,取得了专业对口率90%以上、就业薪资在全国排第60位、江西排第2位的佳绩,在企业担任项目组长或项目经理的人数大量增加;
而达内自2014年与宜春学院合作以来,双方就此教学模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和实践。
宜春学院是达内英才添翼的重点合作院校之一,双方在专业共建、师资培养、课程改革、达内-阿里云大学、专业综合改革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教学方面,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每个学期都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此外,大一暑假和第七个学期更是把学生送去合作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的工程训练培养;在比赛等方面,和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专业的就业培训等等均是积极探索实践“三同五双四对接”教学模式。
宜春学院学生参加达内暑期训练营
宜春学院领导前来参观学生们的上课情况,并对学生们表示了亲切慰问
达内-宜春学院校企班学生服务外包大赛获奖
宜春学院领导来杭州看望岗前实训学生
宜春学院副校长邱家明一行莅临达内教育北京总部参观考察
宜春学院纪委书记张梅一行莅临达内华东大学生实训基地考察交流
张梅书记一行与同学们展开座谈交流会
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深入推行“三同五双四对接”教学模式,助力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优质IT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